
3-6岁是儿童思维与情感发展关键期,这个时期非常适合去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自尊体系。这个时期的孩子,刚刚从家庭教育中被剥离出来,内心充满着不安,对外界也十分迷茫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去培养他的社会能力和他的学习能力。倾听话语、手脑协调、情绪管理和探索欲望,是孩子最基本四项能力。而如今,很多成年人对这些能力都有所缺失,因此在幼年时期培养他的社会属性与学习能力,势在必行。
3-6岁的孩子,正处于一个天真烂漫的时候,这个时候的他,充满着好奇心,愿意去尝试一切事情。很多孩子,会因为在探索过程中犯错,进而被父母惩罚。之后他的好奇心便泯灭了。这个阶段要教会孩子的是,如何去保持快乐,如何快乐的学习。他要学会去探索,去质疑事物的本质与原理。他要学会去模仿,去使用他学会的知识。他还要有优秀的手脑协调能力,将自己像,从自己的双手中表达出来。最终,他要学会去抵抗挫折,如果遇到挫折就放弃自己的探索的欲望,对一个孩子的童年来说,是莫大的损失。
除了对基础能力的培养,我们还会着重于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。对他进行专项的训练,让他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,通过让孩子表述自己的想法,塑造他正确自我评价能力,不因为别人言语收到过大的影响。
3-6岁的孩子在基础能力比较完善的情况下,我们会着重训练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。他要开始明白,哪些事可以做,什么时候做。他要学会去甄选对于他来说合适的建议,而不是所有人都在夸他聪明,最后把他夸垮了。我们需要的时候,让孩子有永不停滞的心态。
除此之外,我们还会去培养他的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。他即将前往小学的课堂学习,学校的课堂信息量十分巨大,因此他需要去消化老师讲解的知识,去接受新的事物,这都需要良好的理解能力。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,孩子在里面学习需要沟通,和老师沟通、和同学交朋友、竞争班干部,这都需要表达自己的意思,有条理良好的表达能力会使他在同班同学中脱颖而出。除了理解表达能力孩子也需要强大的专注力,专注力即注意力,是指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事情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,专注力是完成事情或者学习新事物的重要基础。例如一个孩子要学会鞋子,必须专心看、专心听、专心练习,才有可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学会写字,不然光是学会一个新字就要花上很久的时间,而且还需要家长监督才可以。这对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,专注力是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。
在幼儿阶段,当孩子的综合能力比较完善,并且有较好的习惯时,也要注意去培养他的特殊能力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很多家长会非常严厉的教导孩子,并且很清楚地告诉他,1就是1,2就是2。纵然在这种教育下,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会比较完善,但是很容易在联想与理解能力上有一定缺失。
联想,就是能让孩子管中窥豹。今天他想改装一个会飞的车,他就可以通过联想到火箭与飞机,把车改造成带翅膀和喷射器的车。他会通过观察,了解到火箭能飞,是因为喷射器,飞机能飞有一定程度上靠的是翅膀。这样,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,不容易陷入僵局,而是会去思考与联想出一些解决的办法。
理解能力,就是如何去更好的理解一个事物。如果只是按照家长和老师说的,去理解一些东西,那么在上小学后,甚至是长大后,需要他自己去理解东西的时候,他会变得有些无力。要让孩子去找到自己的方法,对所有的事物都一种自己的独特理解。
1到3年级是学生的记忆力、注意力、性格、耐性塑造的重要时期,这个时期的孩子普遍自律性较差。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要目标,并对学生的拓展能力进行训练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并能严守课堂纪律。在基础能力十分优秀的前提下,拓展能力也不差。
在自身基础能力较为完善的情况下,老师会某方面基础能力不足的同学进行补强。着重于对拓展能力的训练,让孩子从中获得自信,并具有一定的竞赛能力。除此之外,我们也会注重特殊能力的引导,让他们对自身的特殊能力有一个具体的认知,找准自己的优势方向进行发展。
有的孩子的思维逻辑很强,适合发展机械与人工智能;想象力很强的孩子,更适合去程序的编辑,制作游戏与动画等。
当孩子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和拓展能力后,也要注意去引导他的想象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。学校里学习的内容都趋于同质化,孩子很难有自己去思考和创作的空间。平时在生活中,要鼓励孩子去想象与创新,当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时,不应该去打击他,而是一步一步引导,跟他去探讨,想要达到这种效果,应该怎么做,可以怎么做。而同时,要注意,不能把家长的所有想法直接灌输给孩子,告诉他,这就是对的,要让孩子有自己去思考的空间,学会如何独立解决问题。
4-6年级的孩子,在经历过学校、兴趣班与家庭的长时间熏陶后,基础能力基本都差不到哪里去。只不过有些地方还需补强。对于这些孩子,我们通过学习课程,来对孩子基础部分进行补强,并且开始锻炼他的拓展能力。通过设计来锻炼课件想象力,通过搭建与编程锻炼具现化能力,提升他解决问题的效率。
很多孩子上课听懂了,做题的时候一窍不通,甚至还有的同学,做题时间不够。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良好的抓重点与总结能力。我们通过让孩子学习编程,并且解决问题,就可以逐步提升孩子的这些能力。
发展这些能力最快的方式是什么呢?很简单,实践。什么是实践,就是让他去参加各种比赛或是等级考试。在平时的时候,有老师们在帮助他,再加上周围有同学与他一起探讨,所以问题不会暴露的特别明显。而比赛不一样,有限的实践,规定的效果,无助的感觉都会给孩子们极大的压力。一些平时没有打牢的知识点,通过一场比赛或测试,很容易就暴露出来了。
根据比赛的结果再去做改进,做一些特意练习,孩子的进步速度会十分的迅速。这就像你去学车,教练在身边的时候,一些动作自然而然的做,开的也很顺畅。但一旦你到了考试场中,自己开车的时候,各种各样的因素,会让你倍感压力,脑子一片空白。而这个时候,依靠更多的就是平时的积累,即肌肉记忆,学习编程也是大同小异的。
未来的人生中,孩子们将会遇到无数的挑战、考试、比赛。如果能在低龄段的时候就学会适应这种场面,调整出属于自己的应试模式,那么阻挡孩子们前进的绊脚石也会更少,而升学过程中的容错率也会更高一些。
比赛的形式多样,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,很多时候会有组队参赛的情况。这个时候,个人的力量会显得十分微小,即便自己的部分处理的再好,其他队员无法顺利完成任务,那么比赛的结果肯定不会太好。
所以,培养如何解决问题外,也会注重孩子领导力的培养。我们会激活孩子们的思维,通过扮演的方式,让他们了解到如何与人交流、如何去量化管理、梳理事情脉络、抓住重点等。目前市面上最稀缺的就是管理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,而我们主旨,就是想要培养出可以创新的管理型人才,让他们在小时候就铺好未来路上的基石。








I PRENSENT(我呈现)、I EXTEND(我延展)
